每日新闻网-四川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专题报道社会热点生态环境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
关注民生文化旅游曝光台短视频科技教育健康与卫生
每日新闻网-四川 > 专题报道 > 让大巴山的田园长出“黄金链”——读苗勇新著《晏阳初》有感

让大巴山的田园长出“黄金链”——读苗勇新著《晏阳初》有感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5-03-19 17:59:09 | 点击:8534

      阳春三月,巴中宛如被打翻的调色盘,色彩斑斓。周末,我内心的向往再也按捺不住,于是驱车前行,沿途穿过错落有致、青瓦白墙的村落,来到了巴州区曾口镇吉公村。刹那间,一片金黄耀眼的油菜花田映入眼帘,浓郁的花香裹挟在微风中,扑鼻而来,令人沉醉。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起苗勇老师新著的《晏阳初》,这正是“以土地为画布、以链条为画笔”的农业产业哲学。如今,巴中这片被米仓山和大巴山环抱的红色土地,正用晏阳初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重新挖掘与诠释着土地的价值,赋予这片土地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从“米袋子”到“全链生态”

  晏阳初先生的生计教育理念,让我想起南江县粮油产业基地里翡翠米专用稻的种植,以“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农户”模式,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价格保障方面,专用稻实行订单保底价收购,每斤含二次返利2.1元,让农户吃下“定心丸”。值得一提的是,在探索生态复合种植模式上,推广稻鱼和稻鸭综合种养模式,稻鱼模式下,鱼在稻田中觅食、游动,不仅能疏松土壤、减少病虫害,鱼的排泄物还能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每亩可帮农户增收600元以上;稻鸭模式更是巧妙利用鸭子在稻田的活动,实现除草、除虫、施肥等多重功效,每亩可为农户增收1500元左右。这种方法和途径,正是晏阳初先生“科学化、合作化、艺术化”乡村建设理念的生动演绎,更是对其“以民为本”乡村振兴的当代传承。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应积极探索建立独具特色的“三级链条网络”,为产业腾飞打造稳固架构。在田间地头构建“原料链”,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如通江县银耳产业的“菌种-椴木-加工”标准化体系;在乡镇节点布局“加工链”,依托食品工业园,发展腊肉、茶叶、食用菌深加工,让农产品“身价翻倍”;在城市端编织“消费链”,充分发挥区域品牌效应,将特色农产品与现代食品加工产业紧密结合,致力于把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转化为便捷美味的生态产品,让土地价值在消费端持续裂变。

  二、让田园成为“会讲故事的产业链”

  晏阳初先生曾说:“乡村建设要让乡下人过有文化的生活。”在巴州区曾口镇吉公村,因地制宜挖掘开发休闲观光农业,规划种植近千亩油菜花,打造万亩油菜基地。这种“农业+文化+旅游”的综合业态,不仅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更成功塑造了如“金色田园季”这般别具一格,且极具吸引力的文旅IP,切实助力乡村走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康庄大道。

  在农业端,我们需要深度挖掘田园价值,打造“链条场景化”示范带,让田园不再仅仅是农作物生长的土地,而是成为一条“会讲故事的产业链”。如,在米仓山片区构建“核桃全链体验区”,从树上采摘到坚果加工,再到核桃木雕手作;在诺水河沿线布局“水产链条走廊”,稻田养鱼、鱼干加工、渔村民宿形成闭环;在川陕苏区王坪景区,将红色文化注入产业链,开发 “红军菜”“苏区味道”等伴手礼。巧妙编织农业、文旅、加工等产业交织的网络。正如晏阳初先生提倡的“以文艺教育救愚”,让每条产业链都成为讲述故事的载体。

  三、培育“链条主人”而非“土地租客”

  近年来,通江县针对农优特产品“长在深山无人知”等问题,创新实施“双书记”村播助农项目,通过“村集体+双书记+电商+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山货“出山门”,激发集体经济新活力。这种“农民主体化”实践,正是晏阳初先生“作新民”思想的当代回响,产业升级的核心,是让农民从土地的“操作工”变成链条的“智造师”。

  在区域发展的浪潮中,我们更需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助力更多“土地租客”向“链条主人”转变,构建“链条赋能体系”成为推动农业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在每个产业链培育部分的“链主农民”,通过职业农民认证、创业贴息贷款、电商培训,让他们掌握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技能;建立“二次分红”机制,如“保底收购+利润返还”模式,让农民共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打造“链条孵化中心”,在每个乡镇建设农产品初加工中心,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完成产业链的第一步延伸。

  曙光中的乡村,炊烟与花海缠绕,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农业产业升级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关于土地价值的重新想象。当我们的农产品不仅是充饥的食物,更是精深加工的原料、文创产品的灵感、研学课程的教具、乡村旅游的名片……每寸土地便真正长出了有生命力的价值链条。这或许就是晏阳初先生所期待的:让土地成为农民尊严的根基,让链条成为乡村振兴的翅膀,让大巴山的泥土里,永远生长着希望的年轮。




【作者:李林】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开江县任市镇扎实开展庆祝建党104周年暨“铸魂聚力明方向・细照笃行提质效”系列主题活动

      每日新闻网四川讯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开江县任市镇精心组织开展“七个一”系列主题活动,激励全镇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淬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

巴中市恩阳区: 四举措加强“三公”经费及一般性支出管理

      2025年以来,巴中市恩阳区财政局紧扣“过紧日子”要求,以严控预算、强化培训、专项监督和健全制度为抓手,扎实推进“三公”经费及一般性支出监管,取得明显成效。  &nbs...

广大青年要永葆“闯”“创”“干”,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积极力量

      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全面深化改革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广大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具生气...

布拖县开展2025年农业科技人才“组团式”帮扶农业技术培训

      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在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提升全县农业技术骨干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7月9日,布拖县组织开展“2025年布拖县农业科技人才‘组团式’帮扶农业技术培训...

布拖县:西南科技大学帮扶工作队在联系村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为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共识,7月1日,西南科技大学定点帮扶布拖县工作队在帮扶村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共话家乡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中,学校定

布拖县:西南科技大学帮扶工作队在布拖县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共话家乡发展”主题活动

      为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共识,7月1日,西南科技大学定点帮扶布拖县工作队在帮扶村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共话家乡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nbs...

布拖县2025年度第一期党员教育普遍培训班开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推动全县党员教育提质增效。7月7日,布拖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联合举办布拖县2025年度第一期党员教育普遍培训班...

四川巴中恩阳区渔溪镇举行庆"七一"职工运动会喜迎党的生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2025年6月30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在渔溪中学体育场成功举办庆"七一"职工运动会。来自镇机关、各学校、卫生院等五...

弘扬建党精神 传承初心使命——开江县金山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开展庆“七一”建党节主题活动

      每日新闻网四川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开江县金山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精心组织开展了“七一”主题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全体

恩阳区交通运输局:全面开展路域环境整治 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畅通

      为切实提升道路安全水平,优化群众出行环境,巴中市恩阳区交通运输局近期集中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通过系统化排查、精细化管护和长效化机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nbs...

2025
03/19
17:59
李林
浏览量: 853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开江李勇: 青山间镌刻“生命年轮”

开江李勇: 青山间镌刻“生命年轮”

布拖县:西南科技大学帮扶工作队在联系村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布拖县:西南科技大学帮扶工作队在联系村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强作风砺初心 勇担当促发展——开江县任市镇召开年轻干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座谈会

强作风砺初心 勇担当促发展——开江县任市镇召开年轻干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座谈会

开江县任市镇扎实开展庆祝建党104周年暨“铸魂聚力明方向・细照笃行提质效”系列主题活动

开江县任市镇扎实开展庆祝建党104周年暨“铸魂聚力明方向・细照笃行提质效”系列主题活动

赛实绩·谋新篇 ——开江县村(社区)书记擂台赛(任市初赛)圆满举行​

赛实绩·谋新篇 ——开江县村(社区)书记擂台赛(任市初赛)圆满举行​



友情链接

  • 每日新闻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四川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