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魏林,男,51岁,四川省南江县正直镇清花江社区居民。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经商户,更是一位用钢铁般意志改写命运的强者。多年前,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右腿,生活陷入黑暗;后来,他靠着一条假肢,重新“站”了起来,不仅撑起了自己的家,更走出一条令人敬佩的致富路。
陷入困境的“顶梁柱”
多年前,谭魏林在甘肃省打工时,因工伤事故导致右大腿严重受伤,最终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这个消息对于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而言,犹如晴天霹雳。“那时候,感觉天都塌了”,谭魏林回忆道,“术后行动的巨大不便更让他寸步难行,那时候只能依靠轮椅和拐杖行动,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颇为困难”。巨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债台高筑,经济压力巨大。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无法接受自己从此将成为家庭的“累赘”。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谭魏林一度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自卑之中。
假肢架起的“连心桥”
就在谭魏林一家最困难的时候,镇残联和村委会的干部主动找上了门。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慰问,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希望——残疾人基本康复项目可以为他免费安装大腿假肢。“免费?真的能让我重新站起来吗?”谭魏林将信将疑。在县残联的统一组织下,镇残联的精心安排下,他前往指定的假肢装配机构,接受了专业的检查、诊断、取样、建模,当技术人员以“量体裁衣”式为他仔细测量残肢尺寸时,他冰封的内心开始融化,重新燃起了对站立的渴望。适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初次穿戴假肢时,残端与接受腔摩擦带来的疼痛、行走时失衡的恐惧,都曾让他想过放弃。但在康复治疗师的耐心指导和家人的鼓励下,他咬着牙,每天在康复室里进行数小时的艰苦训练。汗水浸透了衣衫,残端磨出了血泡,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必须站起来,为了这个家,我也要走下去!”当他终于甩开拐杖,独立地、稳稳地迈出第一步时,这个坚强的农家汉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不仅仅是一步,这是他新人生的起点。今年,他依靠“东西部协作”项目享受了第五次免费换装假肢政策。
奋斗踏出的“致富路”
重新站立,只是第一步。安装假肢后,谭魏林实现了生活自理,可以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减轻了家人的负担。如何养活这个家,是他一直想的一个现实问题。镇里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建议他发展劳动强度不大的小经营。这一次,没有等靠要,他看准了土猪的市场前景,决定开办一个猪肉零售摊位,选摊位、找肉源、学技术,他事事亲力亲为。每逢赶集日,他戴着假肢在正直镇街道劳作,虽然比常人要辛苦百倍,但他从未抱怨,从政府的扶持关怀到自己用勤劳的双手挣钱,每次长时间站立让他腰杆挺得更直。“这条腿是党和政府给我的,我不能辜负它。我虽然缺了一条腿,但我不缺志气”,凭着深怀感恩和这股韧劲,终于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家庭年收入节节攀升,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成了街道小有名气的“假肢猪肉哥”。从绝望到希望,从受助到自强,谭魏林的故事,是一部用假肢和奋斗写就的感人诗篇。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身残志坚”,什么是“奋斗幸福”。他的事迹,如同一束光,不仅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也温暖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生动地展现了新时代残疾人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正直镇残联)

浏览量:
8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四川http://www.everyday-news.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